在生理恢復層面,終止懷孕後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應<80ml(衛生棉每小時浸透量≤1片),若持續72小時出血量>200ml則感染風險提升至32%(香港衛生署2022年數據)。體溫監測需保持≤37.5°C,術後48小時內發熱(>38°C)發生率約4.7%,此時應立即進行CBC檢查(白細胞計數>12×10⁹/L提示感染)。
藥物管理方面,抗生素(如多西環素100mg每日2次)需連續服用5-7天,可將子宮內膜炎發生率從8.3%降至1.1%(WHO多中心研究)。止痛藥使用應控制布洛芬單次劑量≤400mg,每日不超過2400mg,聯合熱敷(40-45°C,每次15分鐘)能使子宮收縮痛緩解效率提升67%。
複查時間節點包括:
- 術後7-10天:超聲檢查子宮內膜厚度需≤15mm(正常值5-10mm),殘留組織檢出率約2.4%
- 術後14天:血清β-hCG水平應下降>50%,若降幅<35%需警惕持續性妊娠(發生率0.3-1.2%)
- 術後21天:復查凝血功能(PT延長>3秒提示異常)和血紅蛋白(<110g/L需鐵劑補充)
營養支持要求每日攝入鐵30mg(相當於150g牛肝)+維生素C 200mg(促進鐵吸收),可使血紅蛋白恢復速度提升41%。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術後補充Ω-3脂肪酸(每日1000mg)能將焦慮量表(GAD-7)評分降低2.7分(對照組僅降0.9分)。
心理干預方面,術後1周內接受專業諮詢可使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發生率從18%降至6.2%(香港家計會2023年報告)。認知行為療法(CBT)每週2次、持續4周的方案,能將抑鬱症狀(PHQ-9評分>10分)改善率提升至78%。
併發症防控需警惕:
- 敗血症:發生率0.05-0.6%,表現為心率>120bpm+收縮壓<90mmHg
- 宮腔粘連:術後3個月發生率1.8%,可通過經陰道超聲(TVS)早期篩查
- 不孕風險:1次終止懷孕後繼發不孕概率2.3%(3次以上升至6.7%)
避孕指導應在術後立即啟動,口服避孕藥(COC)在術後5天內開始服用,避孕有效率達99.3%。香港大學研究顯示,術後使用LARC(長效可逆避孕)如宮內節育系統(IUS),12個月持續使用率達89%(對照組避孕套僅62%)。
法律與社會支持層面,根據《侵害人身罪條例》第47A條,合規家計會終止懷孕需兩名註冊醫生確認繼續妊娠將嚴重危害孕婦生理/心理健康。香港家計會數據顯示,2022年通過該途徑進行的medical abortion佔總案例的92.7%,平均諮詢週期為3.2次(每次45分鐘)。